“公司將從夯實產業服務能力、深化‘保險+期貨’模式、創新產業服務模式、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四個方面入手,全方位、深層次提升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譜寫新時代期貨行業新篇章。”國元期貨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華軒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期貨市場的“功能優勢”,把實體經濟的“規模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和安全優勢”,更好服務我國糧食、資源安全,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中貢獻期貨力量。
發揮“功能優勢” 貢獻期貨力量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中國的期貨市場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重要金融市場之一。”馬華軒表示,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參考價格,幫助企業進行生產決策和資源配置。期貨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可以提供真實有效的市場價格,為企業提供正確的市場信號,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期貨市場風險規避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穩定、安全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服務,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減少價格波動風險的影響,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期貨市場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采購、銷售和資金融通。企業可以通過交割實現購銷,通過倉單質押拓寬融資渠道。拓寬購銷渠道,增加資金流動性,助力實體經濟的擴大再生產。此外,期貨將改變行業定價模式,助力企業創新經營模式,提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全方位、深層次提升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馬華軒表示,公司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是夯實產業服務能力。國元期貨加大市場的基礎研究,建立完善的產業數據庫,為產業提供專業的產品和服務,公司上線多套產業客戶套保套利技術系統,自主研發結算數據支持系統,成立交割小組服務客戶期現運作,以子公司為基礎,提高風險管理服務能力,根據企業現貨實際情況,利用期貨、期權設計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二是深化“保險+期貨“模式。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為保障農民收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國元溫度和國元力量。
三是創新產業服務模式。馬華軒介紹,2023年8月1日,國元期貨攜手風險管理子公司-國元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廣州期貨交易所工業硅2308合約交割,于交割月第一交易日滾動賣出交割600噸。這一交割業務標志著國元期貨通過廣期所新能源品種深化服務產業客戶,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硅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國元期貨將繼續深入學習和運用更豐富的衍生工具,不斷優化經營策略和風險管理機制,提高結算交割業務能力,做好專業化服務,引導實體企業更好地參與、利用期貨市場,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四是加強金融科技應用。他介紹,國元期貨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上線多套產業客戶套保套利技術系統,構建大數據中臺,自主研發結算數據支持系統,助力數字化轉型發展,通過系統升級實現服務能力升級。
八年來投入近千萬元 開展 “保險+期貨”項目149個
馬華軒介紹,自2016年以來,國元期貨已連續第八年深耕“保險+期貨”領域。2016-2018年,協同國元農保在皖北開展了累計25萬噸玉米價格險及收入險項目;2018年作為國內首批蘋果“保險+期貨”試點業務的參與主體,國元期貨在陜西白水蘋果“保險+期貨”項目中引入當地龍頭企業進行托底訂單收購;2019年在豬飼料項目產品設計中,為提高賠付率創新設計增強亞式期權方案;2021年生豬期貨上市第一天,國元期貨是業內首單生豬“保險+期貨”項目落地的28家期貨公司之一。
“八年來,國元期貨已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在全國各地共開展了149個“保險+期貨”項目,涉及品種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雞蛋、生豬、蘋果、花生等主要上市農產品,累計賠付金額超過6800萬元,惠及全國13個省份的11.16萬農戶。”他說。
馬華軒也表示,當前“保險+期貨”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仍存在部分瓶頸,突出表現在:
首先,保費資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他表示,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和交易所對“保險+期貨”項目提供補貼,但大部分項目仍存在較大的保費資金缺口,農戶需要承擔的保費仍然較高。若由開展項目的期貨公司支持部分保費,則期貨公司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并且由此導致的惡性競爭也不利于該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希望財政部門能夠加大對“保險+期貨”項目的保費補貼。
其次,農業風險管理知識普及程度低。雖然“保險+期貨”項目越來越被農戶接受和認可,但是目前項目對保底要求較高,農戶、政府、保險公司等多方存在“至少要將農戶自繳保費部分作為保底賠付”的觀念,由此導致保費較高,真正保險程度有限。
馬華軒認為,今后需要持續對農戶等相關人員普及農業風險管理知識,樹立正確的農業風險管理意識,不要將期權端賠付率作為唯一或極其重要的衡量標準,真正的將現貨與期貨相結合才是對“保險+期貨”理念的正確認知。
“‘保險+期貨’模式服務的是各類農業經營主體,項目參與主體涉及政府部門、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等。”他說,一個項目的落地,牽涉人員廣、業務流程鏈條長,所以需要一個互聯互通、高效共享的業務流程準則來提高項目落地效率。
做好輿情引導 提升宣傳和傳播力度
針對“行業應加強期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服務實體經濟案例的宣傳推廣”的呼聲,馬華軒也表示,期貨公司作為業務一線應當好期貨市場的宣傳隊、播種隊,主動走進政府、走進產業企業、走進農戶,讓宣傳工作多維度、多層面開花。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將“傳播期貨聲音、講好期貨故事”列為當前期貨市場建設發展五項工作之一。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各界對期貨市場的關注、認同與日俱增,但質疑、曲解依然存在。中國特色的期貨市場發展需要持續加強期貨市場宣傳,多渠道多角度發聲,增進社會各界共識。”馬華軒建議,一是加強內外部溝通,尤其要與媒體、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以及非期貨金融機構等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及時傳遞行業信息和政策,提供專業解讀和意見,以便他們正確報道和傳播期貨行業的最新動態。
二是加強宣傳和專業知識普及。通過多渠道、多媒體形式展現期貨市場的特點、機制、作用和發展前景,以提高公眾對期貨市場的認知水平和興趣。
三是建立輿情監測機制。他建議建立一個專門的輿情監測團隊,定期跟蹤和分析媒體報道、社交媒體評論和網絡輿情,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可能對期貨市場聲譽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同時積極回應、澄清和解釋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要通過典型案例幫助公眾樹立正確參與期貨市場的觀念。